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已有 268 次阅读  2009-06-02 10:08   标签孩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这麦片真恶心,像呕吐出来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了一个父母小组(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Haim Ginott)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以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总是把对话演变成争吵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新的沟通方法开始起效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非常见效。我和孩子们的争吵也明显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儿说:“我讨厌外婆!”我脱口而出:“这样说外婆,太不象话了!其实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听到你这样说。”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经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也并非个别。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话经常会立刻遭到父母的否定。请大家大致思考一下父母在遇到这些情形时,会说什么话来否定孩子的感受。

  1. 孩子:我不喜欢弟弟/妹妹。

  家长:(否定感受)                                                                                                                                  

  2. 孩子:我的生日宴会没意思。(之前你为孩子的生日宴会费了很多心思。)

  家长:(否定感受)                  

  3. 孩子:我不想再戴牙套了。太疼了。我才不管牙医怎么说呢!

  家长:(否定感受)                  

  4. 孩子:我快疯了!只不过就迟到了两分钟,体育老师就不让我参加练习了。

  家长:(否定感受)                  

  你的答案有可能是:

  “不是这样的。我知道你心里喜欢她。”

  “说什么呢?你的生日宴会多棒啊。有冰淇淋、生日蛋糕、气球。你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生日会了!”

  “你的牙套哪至于那么疼。为了你的牙,我们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戴!”

  “你没有资格生老师的气。那是你的错,你本来就应该准时上课。”

  这些话对我们来说很容易说出口。但是孩子听了以后会有什么感觉?下面的练习可以帮助了解到如果我们的感觉被别人忽略,那么我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练

  在工作中,你的老板安排你做一项额外的工作,并且当天完成,你知道应该赶快去做,但是一连串的急事让你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忘得干干净净。这一天你忙得连午饭都没吃。

  当你和同事们都准备下班回家时,老板来找你,你赶快向老板解释,你今天实在太忙了。

  老板打断你,生气地对你大吼:“我不想听你的解释!我花钱用你不是让你整天坐着无所事事!”当你正要再向老板解释时,他说:“别说了!”然后径直朝电梯走去。

  同事们装做没听见。你收拾好东西离开公司。在回家的路上,你遇到一位朋友,因为心里很郁闷,你想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朋友。

  朋友试着来“帮”你,他用了八种方式。请你每读到一种方式时,把当时的“本能”反应写下来。(反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你的真实感受。)

写出八种感受

  1. 否定感受:“这没什么。不值得你这么郁闷。你可能只是累了,才小题大做的。其实,情况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来,笑一笑,你笑起来真好看。”

  你的反应:                       

  2. 讲大道理:“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如意之事常常会有。要学会看开些,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

  你的反应:           

  3. 给出建议:“我告诉你该怎么做。明天一早直接到老板办公室,对他说:‘我错了。”然后赶紧把老板交代的活儿干完。别去理会其他小事。明智点,想保住那份工作的话,最好别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你的反应:               

  4. 提问:“是什么急事让你竟然把老板交代的活儿给忘了?”“你不知道如果不马上做,老板会生气吗?”“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他离开的时候,为什么不追过去再解释一下?”

  你的反应:                                            

  5. 偏袒对方:“我能理解老板的反应。他可能压力太大。他没有天天对你这样,已经不错了。”

  你的反应:                                            

  6. 过分同情:“真可怜。真是太糟糕了。我真为你难过,我都想哭了。”

  你的反应:                      

  7. 业余心理医生:“你想到过没有,你这么难过,是因为老板在你的生活中,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小的时候,你可能总是害怕让父亲失望,所以当老板斥责你时,又把你带回到了早年害怕被否定的感觉。对吗?”

  你的反应:                      

  8. 产生共情(试图了解对方的感受):“今天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又在同事面前挨老板训,心里一定不好受。”

  你的反应:  

良好沟通的效果

  你已经了解到了当听到这些常见的说话方式时,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我愿意在这里进一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我还可能会对自己说:“老板平时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应该马上认真处理那份报告……但我也不能假装这件事情没发生……好吧,明天早点到公司,先把报告写完……不过,到他办公室交报告的时候,我还是要让他知道,他昨天那样对我说话,让我很难过……另外,也让他知道,以后他对我有看法,最好单独和我谈。”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接下来,通过漫画,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孩子苦恼时,这些新方法和我们以前常用的方法的比较。 

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1.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不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对话大多都是些生活琐事。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今天放学后要去大卫家。”这时候,妈妈没必要回答他:“哦,你决定下午去朋友家啊?”只需要简单地说:“谢谢你告诉我。”就足够了。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了解他们感受的时候,再和孩子产生共情。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其实并不难。比如:孩子兴奋地告诉你:“我今天数学考了97分!”家长只需要用同样的语气回应他:“97啊!你一定很开心噢!”

  当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时,则需要我们使用沟通技巧。我们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一位父亲坦言,当他开始设身处地的把儿子的伤心、难过等负面感受想象成儿子身体上的伤痛,他对儿子的情感需求就越敏感。他意识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身体一样需要得到及时认真地关注。

能不能直接问孩子为什么 

  2.如果直接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有什么错吗?

  有的孩子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因为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也有的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就为这点小事哭啊?”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而不是“怎么了?”或者“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3.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类似“你做得对”这样的回应方式,也许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省。

  例如: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你们彩排了很多次了!你说得对。她就是够讨厌的!

  对话结束。

  相反,从下面的对话方式中,可以看出:如果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那你一定很失望。你期待了那么长时间!

  孩子:是啊。就因为彩排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捣乱。那也是他们的错啊!

  家长:(安静地听)

  孩子: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演什么。老师很生气。

  家长: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她说如果我们好好演,就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最  好还是再复习一次我那部分。你今天晚上提醒我,好吗?

  总结: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如何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 

  4.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很重要,能否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他们可能会说“不,你根本不了解!”但是,如果能把问题细化(比如:上学的第一天是有些紧张,那么多新东西需要去适应),那么孩子就知道你真正理解了他。

说错孩子的感受怎么办 

  5.我试图说出孩子的感受,结果弄错了,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孩子会很快把你纠正过来的。

  例如:

  孩子:爸爸,我们的测验推迟到下周了。

  爸爸:那你就可以轻闲几天了。

  孩子:不,我不高兴。同样的功课还得再学一个星期。

  爸爸:哦。你是希望赶快考完。

  孩子:对了!

  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人的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新沟通方法也会遇到困难  

  生活中,孩子们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练习倾听技巧的机会。孩子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大声清楚地让我知道。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像剧院里上演的舞台戏。玩具丢了,头发剪太短了,该交作业了,新仔裤不合适了,又和兄弟姐妹打架了——所有这些眼泪、激情足够演一出三幕戏剧了,而且永远都不会缺少素材。

  现实与戏剧唯一不同的是,在剧院,当大幕落下,观众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做家长可没那么轻松。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伤心、愤怒、沮丧,还得保持心智健全。

  我们知道旧的方法不见效。我们的解释孩子根本不听,自己也为此耗尽了精力。但是新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尽管知道与孩子产生共情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家长们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笨,就好像在演戏。”

  “开始,我觉得有些虚伪。但我认为我做得对。儿子以前只会说‘是’‘不’或者‘我非得这样吗?’现在会和我说的多一些了。”

  “我觉得很坦然,但孩子好像不太适应。他们对我表示怀疑。”

  “我发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现在我愿意等他们先说完,然后再说我想说的。真正的倾听并不容易,需要我们集中精力,而不是仅仅给个简单回应。”

  一位父亲说:“我试过了,不管用。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不太高兴。我没像往常那样问她‘为什么噘嘴?’,而是说‘艾玛,好像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结果,她哭了起来,跑回房间,把门摔上。”

  我向那位父亲解释,这种方法其实还是起到了作用。艾玛那天听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声音——她知道了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我鼓励他不要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玛从父亲那里不断地得到接纳式的回应,有了安全感,她会把困扰告诉父亲的。

怎样帮助父母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少年讲述的经历。他知道妈妈在参加我们的讲座。有一天,这个男孩从学校回来,生气地发着牢骚。“他们有什么权利不让我参加今天的球赛?就因为我没带运动服,让我只能坐冷板凳。太不公平了!”

  “这让你很生气。”妈妈关切地说。

  他厉声地说:“还有你,你总是向着他们说话。”

  妈妈搂了搂他,“吉姆,你没听清楚我说的,我说,这让你很生气。”

  他眨了眨眼,看着妈妈,说:“爸爸也应该跟你去上课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集中学习了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负面感受。现在,我们来学习怎样帮助父母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孩子可不在意这些。有多少孩子会自觉自愿地去洗澡、去说“请”或者“谢谢”、去换内衣。有许多孩子甚至根本不愿意穿内衣。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有好几次,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敌人”,总是让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洗手去……用纸巾擦……小点声……把衣服挂起来……作业写了吗?……你确认刷过牙了?……过来,把马桶冲了……穿上睡衣……上床去……快睡觉……”

  同时,我总是不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别咬手指头……别踢桌子……别乱扔垃圾……别在沙发上跳……别揪猫尾巴……别把豆子塞到鼻孔里!……”

  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

  现在,让我们花几分钟时间想一想,在一天当中,哪些是你坚持让孩子去做,或者不要去做的事情。在下面的空白处列出来。

假如你是孩子  

  每天要求孩子必做的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每天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不管你列的是长是短,也不管你的愿望是不是现实,这里面的每一项,都代表了你为意愿之争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耐性。

  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的几种方法。读每个例子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对你说话。仔细体会这些用词,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让一个朋友大声地读,你闭着眼睛听。)

  1.责备和问罪

  “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谩骂 威胁 命令  

                                         

  2.谩骂

  “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

  “来,让我来给你修自行车吧。你笨手笨脚的。”

  “看看你吃饭的样子!真恶心。”

  “把屋子弄这么脏,你真是个懒虫,简直跟猪一样。”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3.威胁

  “再碰灯泡,你就会电死的。”

  “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

  “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4.命令

  “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帮我拿一下包,快点!”

  “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说教 警告 控诉  

           

  5.说教

  “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人的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6.警告

  “看着点,别烧着你。”

  “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别往那儿爬!你想摔下来吗?”

  “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的。”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7.控诉

  “你们俩别叫了。你们想对我干嘛?……让我犯心脏病吗?”

  “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这有多烦人了。”

  “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比较 讽刺挖苦 预言  

  8.比较

  “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

  “丽萨举止多优雅。她从不用手抓东西吃。”

  “你怎么不能像盖瑞那样穿衣服?他的发型、衣服都很整洁。看起来也很舒服。”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9.讽刺挖苦

  “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今天就穿这个——紧身衣配格子裙?你今天会得到很多夸奖的。”

  “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也许你的老师能看懂你写的天书,我可看不懂。”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10.预言

  “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

  “你就这么自私。没人会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自己想办法。我看十年后,你还得为同一个问题在那儿抱怨。”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糟糕沟通的后果  

  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是孩子,对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许你也想知道,别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很明显,同样的话,不同的孩子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下面是我们小组里的几个例子。

  责备和问罪:“门可能比我还重要。”“我干脆骗他,说那不是我弄的。”“我是一个脏鬼。”“我不想呆在这里。”“我想骂她。”“你说我从来都不听,那我就不听了。”

  谩骂:“她说得对,我就是笨,动手能力差。”“那还试什么呀?”“我要报复她,下次,我连夹克都不穿。”“我恨她。”“哼,她又来劲了!”

  威胁:“她看不见的时候,我就去摸灯泡。”“我想哭。”“我害怕。”“别烦我了。”

  命令:“试试,来抓住我。”“我感到恐怖。”“我不想动。”“我讨厌他。”“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有麻烦。”“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

  说教:“得了,得了……谁听你说啊?”“我真傻。”“我真没用。”“我想远离这里。”“无聊,无聊,无聊。”

  警告:“世界太可怕了,太危险。”“我怎么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寻找有效的方法  

  控诉:“我感到内疚。”“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谁会在乎这些?”

  比较:“她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我恨丽萨。”“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也讨厌盖瑞。”

  讽刺挖苦:“我不愿意被嘲笑,她真讨厌。”“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为什么还去努力呢?”“我要想办法报复她。”“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赢。”“我很愤怒。”

  预言:“她说得对。我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会让他们信任的,我要证明他错了。”“这没用。”“我放弃了。”“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们成人从这几页纸的话语里,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感受,那么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的五个技巧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新沟通方法也会遇到困难  

  生活中,孩子们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练习倾听技巧的机会。孩子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大声清楚地让我知道。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像剧院里上演的舞台戏。玩具丢了,头发剪太短了,该交作业了,新仔裤不合适了,又和兄弟姐妹打架了——所有这些眼泪、激情足够演一出三幕戏剧了,而且永远都不会缺少素材。

  现实与戏剧唯一不同的是,在剧院,当大幕落下,观众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做家长可没那么轻松。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伤心、愤怒、沮丧,还得保持心智健全。

  我们知道旧的方法不见效。我们的解释孩子根本不听,自己也为此耗尽了精力。但是新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尽管知道与孩子产生共情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家长们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笨,就好像在演戏。”

  “开始,我觉得有些虚伪。但我认为我做得对。儿子以前只会说‘是’‘不’或者‘我非得这样吗?’现在会和我说的多一些了。”

  “我觉得很坦然,但孩子好像不太适应。他们对我表示怀疑。”

  “我发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现在我愿意等他们先说完,然后再说我想说的。真正的倾听并不容易,需要我们集中精力,而不是仅仅给个简单回应。”

  一位父亲说:“我试过了,不管用。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不太高兴。我没像往常那样问她‘为什么噘嘴?’,而是说‘艾玛,好像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结果,她哭了起来,跑回房间,把门摔上。”

  我向那位父亲解释,这种方法其实还是起到了作用。艾玛那天听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声音——她知道了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我鼓励他不要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玛从父亲那里不断地得到接纳式的回应,有了安全感,她会把困扰告诉父亲的。

怎样帮助父母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少年讲述的经历。他知道妈妈在参加我们的讲座。有一天,这个男孩从学校回来,生气地发着牢骚。“他们有什么权利不让我参加今天的球赛?就因为我没带运动服,让我只能坐冷板凳。太不公平了!”

  “这让你很生气。”妈妈关切地说。

  他厉声地说:“还有你,你总是向着他们说话。”

  妈妈搂了搂他,“吉姆,你没听清楚我说的,我说,这让你很生气。”

  他眨了眨眼,看着妈妈,说:“爸爸也应该跟你去上课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集中学习了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负面感受。现在,我们来学习怎样帮助父母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孩子可不在意这些。有多少孩子会自觉自愿地去洗澡、去说“请”或者“谢谢”、去换内衣。有许多孩子甚至根本不愿意穿内衣。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有好几次,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敌人”,总是让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洗手去……用纸巾擦……小点声……把衣服挂起来……作业写了吗?……你确认刷过牙了?……过来,把马桶冲了……穿上睡衣……上床去……快睡觉……”

  同时,我总是不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别咬手指头……别踢桌子……别乱扔垃圾……别在沙发上跳……别揪猫尾巴……别把豆子塞到鼻孔里!……”

  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

  现在,让我们花几分钟时间想一想,在一天当中,哪些是你坚持让孩子去做,或者不要去做的事情。在下面的空白处列出来。

假如你是孩子  

  每天要求孩子必做的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每天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不管你列的是长是短,也不管你的愿望是不是现实,这里面的每一项,都代表了你为意愿之争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耐性。

  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的几种方法。读每个例子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对你说话。仔细体会这些用词,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让一个朋友大声地读,你闭着眼睛听。)

  1.责备和问罪

  “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谩骂 威胁 命令  

                                         

  2.谩骂

  “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

  “来,让我来给你修自行车吧。你笨手笨脚的。”

  “看看你吃饭的样子!真恶心。”

  “把屋子弄这么脏,你真是个懒虫,简直跟猪一样。”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3.威胁

  “再碰灯泡,你就会电死的。”

  “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

  “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4.命令

  “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帮我拿一下包,快点!”

  “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比较 讽刺挖苦 预言  

  8.比较

  “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

  “丽萨举止多优雅。她从不用手抓东西吃。”

  “你怎么不能像盖瑞那样穿衣服?他的发型、衣服都很整洁。看起来也很舒服。”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9.讽刺挖苦

  “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今天就穿这个——紧身衣配格子裙?你今天会得到很多夸奖的。”

  “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也许你的老师能看懂你写的天书,我可看不懂。”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10.预言

  “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

  “你就这么自私。没人会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自己想办法。我看十年后,你还得为同一个问题在那儿抱怨。”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糟糕沟通的后果  

  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是孩子,对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许你也想知道,别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很明显,同样的话,不同的孩子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下面是我们小组里的几个例子。

  责备和问罪:“门可能比我还重要。”“我干脆骗他,说那不是我弄的。”“我是一个脏鬼。”“我不想呆在这里。”“我想骂她。”“你说我从来都不听,那我就不听了。”

  谩骂:“她说得对,我就是笨,动手能力差。”“那还试什么呀?”“我要报复她,下次,我连夹克都不穿。”“我恨她。”“哼,她又来劲了!”

  威胁:“她看不见的时候,我就去摸灯泡。”“我想哭。”“我害怕。”“别烦我了。”

  命令:“试试,来抓住我。”“我感到恐怖。”“我不想动。”“我讨厌他。”“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有麻烦。”“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

  说教:“得了,得了……谁听你说啊?”“我真傻。”“我真没用。”“我想远离这里。”“无聊,无聊,无聊。”

  警告:“世界太可怕了,太危险。”“我怎么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寻找有效的方法  

  控诉:“我感到内疚。”“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谁会在乎这些?”

  比较:“她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我恨丽萨。”“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也讨厌盖瑞。”

  讽刺挖苦:“我不愿意被嘲笑,她真讨厌。”“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为什么还去努力呢?”“我要想办法报复她。”“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赢。”“我很愤怒。”

  预言:“她说得对。我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会让他们信任的,我要证明他错了。”“这没用。”“我放弃了。”“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们成人从这几页纸的话语里,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感受,那么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的五个技巧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怎么说和说什么一样重要吗

  1.对孩子“怎么说”和“说什么”一样重要吗?

  当然。说话的态度和所说的话一样重要。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沟通态度是这样的:“总的来说,你是个可爱能干的孩子。只是现在出了些问题,需要注意一下。你自己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你就能负起责任来。”

  而诋毁孩子的沟通态度则是:“你是个招人讨厌又无能的人,总做错事情,最近发生的这件事情,再一次证明你又错了。”

  2.既然态度这么重要,为什么还费尽心思地去想我们所说的话呢?

  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然而,如果孩子屈从于“笨蛋”、“粗心”、“不负责任”、“你永远都学不会”这样的语言时,他受到的伤害将是双倍的。语言是具有杀伤力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最糟糕的是,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用这样的语言反过来伤害自己。

  3.如果你想让他做某件事,为什么不能说“请”?

  如果是让孩子做举手之劳的事,我们说:“请把盐递给我。”或:“请把门关上。”“请”在这里是个常用的礼貌用语。比简单的命令“递给我盐”或“关门”要好得多。

  我们向孩子提出一个小的请求时,说“请”,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符合社会礼仪的榜样。

  但是,有的时候,“请”会导致不够严格。当我们真的生气的时候,温柔地说“请”,会带来麻烦。思考下面的对话:

  妈妈:(试图温和地)请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孩子:(还在跳)

  妈妈:(提高嗓门)请不要这样跳!

  孩子:(继续跳)

  妈妈:(突然使劲打孩子)我说过“请”不要跳了,是不是?

  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妈妈几分钟之内,从温文尔雅变得怒不可遏?这是因为,当你在付出耐心却又被忽视的时候,怒气就会随之而来。你会想:“我已经够有耐心的了,这孩子竟然不服从?我要给你好瞧的!哼!”

  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情,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大声坚定地说:“沙发不是用来在上面跳的!”他会马上停止跳。(如果孩子继续坚持,就马上把他抱走。严厉地对他重复“沙发不是用来在上面跳的!”

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

  4.有时候我让孩子做事情,他们会给我回应,有时候他们又置之不理。这是怎么回事?

  有一次,我们问一组在校学生,为什么他们不听父母的话。他们说:

  “从学校回到家,我已经很累了。如果妈妈让我做事情,我就假装没听见。”

  “有的时候,我正在玩,或者正看电视,我真的没听见。”

  “学校发生的事情让我很生气,回家我就不想做事情。”

  除了孩子们的想法,下面的问题,你可以问一下自己:

  我的要求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求一个8岁的孩子要有很好的饭桌礼仪)

  他认为我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妈妈非要我洗耳朵后面?又没有人看。”)

  能否让他选择什么时候去做,而不总是“马上”?(“你想先洗澡,后看电视,还是看完再洗?”)

  能否让他选择怎么去做?(“你洗澡的时候,带上你的玩具娃娃,还是小船?”

  房间的设施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衣柜里是不是可以钉一些低一点的挂钩,让孩子方便挂衣服?孩子的房间是否可以加一些隔板,便于整理东西,而不至于全堆在一起?)

  是不是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知道让他干这干那的?是不是也应该单纯享受一下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5.我必须承认,自己以前对女儿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现在我想改变。可是女儿却不吃这一套。我该怎么办?

  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即使温和地说“该吃午饭了”,对她来说,也像是指责她“天生健忘”。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避免使用隐含着否定或者忽视的语言。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会告诉你怎么让孩子正面地认识自己。在那里也将会提到非常类似的转变期,在这期间,孩子对家长的新方法充满了怀疑和敌意。

  但是,不要让女儿的负面态度阻碍你。你所学的技巧,都是在教你如何对别人表示尊重。相信绝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有反应的。

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我自己改变的进程就实属不易。我会又回到老路上去:“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然后,开始自责,下决心不再那样说话。但是,又忍不住会说出口。接着,又后悔。“看来我是学不会了……我怎么能那么说呢?……我知道了……我应该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或者:‘孩子,灯!”然后,我会担心自己再也没机会说了。

  事实上,我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总是忘关灯。下一次的时候,我就做好准备,对他们说:“孩子,灯。”就会有人跑过去,把灯关了。成功了!

  也有很多次,当我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这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为了能深入理解惩罚的后果,请看下面两个场景,回答所提的问题。

惩罚的后果 

  场景1

  妈妈:别在过道上跑来跑去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你扶着妈妈的推车……你怎么什么都摸?我说过了“扶着推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那个,家里有的是……别压那些西红柿!我现在警告你,如果还不扶着推车,你会有麻烦的……把手拿开……让我来挑冰淇淋……你又跑。想摔倒啊?

  好,够了!你知不知道,刚才差点撞倒那个老太太?看来你该受罚了。今晚,别想吃一勺我买的冰淇淋。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你,不能这样行为粗鲁!

  场景2

  爸爸:比利,看见我的锯了吗?

  比利:没有。

  爸爸:真没有?

  比利:我发誓,我从来没碰过。

  爸爸:那我怎么看见它在外面,都是锈,旁边还有你和小朋友的手推车?

  比利:哦!我们上周用过,后来下雨了,我们就跑回家,我可能给忘了。

  爸爸:你说谎!

  比利:我没说谎。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你忘了我的锤子,上上周你又忘了我的螺丝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真的是忘了。

  爸爸:我会让你记住的!你再也不能用我的工具。还有,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你还撒谎。明天晚上我们都去看电影,你自己留在家里!

 问题1:是什么触发家长惩罚他们的孩子?

  情景I                          

  情景Ⅱ                          

  问题2:你认为受罚的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情景I                          

  情景Ⅱ                          

  究竟惩罚还是不惩罚?

  每次在小组里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会问大家:“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下面是一些家长的回答:

  “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惩罚儿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我问家长,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他们这样回答:

  “我经常恨我妈妈。我会认为‘她真是一个泼妇’。之后,我又会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得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只要不被他们抓住,我还去做。”

  家长们讨论得越多,越理解了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然而,他们仍然担心:

对惩罚的误解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也问过吉诺特博士:“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他回答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我接着问:“如果孩子继续违抗你,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现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对惩罚的误解 

  “如果我放弃惩罚,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

  “我担心没了管教他的最后一招,让我对他无能为力。”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也问过吉诺特博士:“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他回答说,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我接着问:“如果孩子继续违抗你,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吉诺特博士说,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现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要不要打孩子的手

  1. 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当他去摸不能摸的东西时,是不是可以打他的小手?

  孩子不会说话不意味着他不会听或者不理解。小孩子每一分钟都在学习。问题是,他在学什么?家长可以选择:重复打他的手,让他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打手;或者像对待一个有自尊的大人一样,给他现在和以后都有用的提示。抱走孩子(或挪走东西)的时候,可以平静但清楚地告诉他:

  “刀子不能舔,你可以舔勺子。”

  “这个小瓷狗会摔碎的,毛绒狗摔不坏。”

  可以多次重复这样的提示,重复提示和重复打手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惩罚和承受自然结果的区别

  2. 惩罚和承受自然结果有什么不同?只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吗?

  惩罚是为了教训孩子,故意剥夺他们的时间或者追加他们的痛苦。承受自然后果是让孩子承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

  一位父亲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惩罚和承受自然结果的区别:

  我的儿子向我借一件藏青色的毛衣,他觉得配他的牛仔裤正合适。我告诉他:“可以借给你,但要好好爱护。”一周以后,我想起来要穿那件毛衣,竟然发现是在他房间里一堆脏衣服的下面。毛衣后面蹭的都是粉笔末,前面也溅上了肉酱。

  我气疯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他当时回来的话,我一定会告诉他,取消周日和我一起看棒球比赛,把票给别人。

  等他后来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平静了一些,但还是很生他的气。他向我道歉。一周后,他又来找我借。我说:“不行!”没有说教,没有长篇大论,他自己知道为什么。

  一个月后,他又来向我借格子T恤衫,参加学校的校外活动。我告诉他:“我需要一份书面保证,保住我的T恤衫归还时完好无损。”晚上,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亲爱的爸爸:

  如果你借给我T恤衫,我会想尽办法让它保持干净。我不往黑板上靠。我不把圆珠笔放在口袋里。吃饭的时候,我用餐巾纸遮住。

  爱你的马克

  这张纸条让我很满意。我认为,如果他肯花时间写下来,那就应该也能做得到。

  附:T恤衫第二天晚上就还给我了,干干净净地用衣架挂着。

  这就是一个承受自然后果的事例。其中一个自然后果是:借别人的东西损坏了,物主会生气,另一个自然后果是:物主不愿意再借给你任何东西了。还有一种可能:物主改主意,可以借给你,但是需要你作出承诺,保住不再发生类似情况。物主不必对你采取什么行动,他的真实反应比起“为了你好”的惩罚方式,更容易让你从中吸取教训。

应该找出闯祸的孩子吗

  3. 上周,我发现沙发上有一堆的桔子皮。当我问他们“谁干的?”的时候,他们都互相指对方。我该不该找出谁干的,然后惩罚他?

  当家长问“谁干的?”的时候,孩子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是我。”家长就会觉得“一定有人撒谎”。我们越想发现真相,孩子们越想表明他们的清白。看到让我们生气的事情时,表达愤怒会对我们更有帮助,而不是确认 “嫌疑人”,然后加以惩罚。

  “看到吃的东西放在沙发上,我很生气。桔子皮的汁弄在沙发上就洗不掉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听到他们齐声说:“不是我干的。”“他干的。”“小狗弄的。”“小妹妹弄的。”

  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知道:

  “我对谁干的不感兴趣。也不想指责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只想知道现在怎么补救!”

  不用指责和惩罚,我们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承担责任上,而不是互相揭发报复。

  “现在,我想让你们俩帮助我清理沙发和桔子皮。”

如何处理家长的内疚感

  4. 代替惩罚可以用“表达不同意的立场”。我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的孩子好像很内疚,很可怜。我也很难过。是不是我做的有点太过分了?

  我们能理解你的担心。赛尔玛•富兰伯格(Selma Fraiberg)博士在她的《奇妙岁月》一书中写到:“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我们的拒绝。但如果我们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之后,要告诉孩子该怎样修正他的错误。他们经历了自责之后,还要有机会能恢复原来的自信,重新看到自己是个受尊重,负责任的家庭一员。例如:

  “我很生气!她本来玩得好好的,你拿走她的拨浪鼓。你想办法哄她别哭了!”

  (代替“你又把她弄哭了。你又该挨打了。”)

  “一进屋就看到水池里堆满脏盘子,让我很生气。你答应收拾的。我希望上床之前,你把它们洗干净收拾好。”

  (代替“明天不能出去玩了。让你知道不守诺言的后果。”)

  “整整一盒洗衣粉都洒厕所地板上了。看到这乱七八糟的样子,我非常生气。洗衣粉不是用来玩的。快去拿一个袋子、扫帚和簸箕,别弄得整个屋子都是。”

  (代替“看看你干的好事。晚上不许看电视!”)

  这些表达都是在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做的,我希望你多加注意。”。我们期待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当他做了后悔的事情,他能反思:“我能做什么事情可以改正我的错误,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