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我想我能

已有 187 次阅读  2012-06-25 17:03   标签经验  如何 
   “我认为没什么你不能的,关键的问题是你不想!”女友每次对我表现不满的时候总是在我耳边响起这句话。此时我总是哭笑不得地回一句:“你太高抬我了。”话虽如此,但是每次我都会在脑子中再次给自己一个估价:我到底值多少?我到底需要做什么?然后她会告诉我:告诉我你什么不能做?当我把CPA考试五门一次全过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倒得意的跟我说:我没说错吧! 

  “我想,我能”是我最喜欢的广告语,所以我的书的扉页上基本上都会很醒目的写上这一条。当一些朋友向我请教考研经验的时候,我总是对他们说没啥经验,和大家一样,没啥特别的。现在向我请教如何考CPA的时候,我也是觉得没啥经验可言,真的。我只能把我做了什么说出来。如果你已经通过了,说明你的复习方法很适当,没有必要走别人的路。如果没有通过,我觉得我的过程或许对你还是有些帮助的。 

  首先,如果你已经参加过CPA考试了,但没有通过,请拿出你的书本,看一下书的侧面的干净程度,然后再打开书翻一下,试问你觉得没有考过冤枉吗?也许你觉得冤枉,但是我觉得真正觉得冤枉的人应该没有几个。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认真学,或许你有各种原因。如果给你看一下我的书,你肯定会觉得我考不过才算不正常!复习的时候每看一次我都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所以最后我的书被划的五颜六色,甚至被划破了(没有关系,因为我可不想明年再用它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看了那么多遍了,也该没问题了;其次可以真正分清重点与非重点,被你划的次数最多的肯定是重点。 
   
    其次,除了课本之外,可再选择两本合适的参考书,一本为主,一本为辅。好处有三:一是可以避免你养成单一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解决问题的模式。因为就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书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编写的书,其风格差异很大。如果你仅仅看一本参考书,会使你形成某种单一思考方式或做题方式,就很有可能不太习惯考试风格的类型。二是书都是“普通人”编的,基本上代表了他个人所想的,这样可能避免被某一编者带入歧途。三是CPA考试的题量都很大,难度一般不是很大,关键是题目做不完。为了提高速度,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省的。 

  再次,合理分配时间,持之以恒。当时我基本上是三天能把五科来个循环,也就是三天之内把五科每科都能复习到,基本上是上午下午各一门,晚上抽点时间把白天看的再浏览一遍或做个总结什么的。这样需要给自己规划一下,拟定一个时间表,我觉得每门课至少需要三遍或者更多。第一遍比较重要,要“精”,估计要占上复习的一半时间。之后两遍可以分别占百分之三下和百分之二十。我觉得只有把书看三遍以上,才能把你的书真正看懂。 

  最后,抓“大鱼”,放“小鱼”。要知道注册会计师考试是非竞争性考试,100分和60分的效果是等同的。但是考100分要花的时间至少是60分两倍以上,所以应该把目标定在60分就够了。一般参考书上都会给出历年每章的试题分数所占的比重,把重点章节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真正看懂弄熟。这样主料够了,再配上点辅料也就基本没啥问题了。一般而言,《经济法》、《税法》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点。因为所需要的财务专业性不是很强,一般非专业学生考起来难度不是很大。《经济法》中的比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章节都是重点。如果这几章弄得含混不清,那是要通过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税法》中的流转税以及所得税是税法的核习,这几章拿下来分数也就够了。另外考试的时候《税法》做完选择题后最好直接开始从最后一题开始做,历年考试好像都是这样:前面的计算题计算量很大但分数很少,后面的综合题分数很大但是计算量很小。但往往等你发现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时间了。《财务成本管理》应该说还是挺有难度的,最主要的是企业价值评估和期权估价这两章。因为很多人考试之前这两章压根就没有看懂,但是这两章的分数大概要20-30分左右。可以想象,要是这两章的功课没有做好,想通过难度确实很大。《会计》和《审计》两科的专业性很强,而且两科的关联性很强,所以最好一起考。尤其是《审计》,要是没有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或工作过,有些东西会感觉很抽象,所以难度会更大,我建议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实务的,可以抽个时间去事务所实习一下,这样会给你的《审计》考试带来很大的帮助。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